关于淮北高新区2024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5-09-10 15:27 字号:

 

关于淮北高新区2024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开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淮北高新区始终认真贯彻上级部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指示精神,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申报全覆盖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将各部门申报的预算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预算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批复、同公开。根据无绩效目标,不安排预算的原则,提高绩效指标编报质量,一是对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数量做了明确要求,二是落实资金管理股对绩效目标审核的主体责任,三是对绩效目标填报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进行了审核。2024全年填报50个项目绩效目标表,涉及资金45498.11万元。

(二)强化事前评估,树牢绩效导向意识。事前评估是合理预算的起点,是从源头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参考依据。组织对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额1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实施了事前绩效评估工作督促项目主管部门上报事前绩效评估报告,涉及项目26个,预算资金共计42858.94万元。通过事前绩效评估,促使相关部门树立起以事定费、以实际需要和绩效目标为导向的绩效意识。

(三)规范绩效监控,推进绩效中期管理。对本年1-8月份实施中的重点项目及时开展事中跟踪监控,2024年对高新区50个项目实施绩效监控。通过及时掌握政策项目实施进度、资金管理等情况,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偏离绩效目标及预算执行率低的项目实施纠偏、加快预算执行,并提出相关整改建议。

(四)组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对绩效评价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由各主管部门开展绩效自评工作。据统计,共有1个单位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涉及资金72369.03万元,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自评58个,涉及项目总金额46387.09万元。重点将绩效结果应用到预算拨付、政策调整中去,通过绩效监控对偏离绩效目标及预算执行效果不佳的项目进行纠偏,保证了部分预算项目的有效执行,并提高各部门申请预算的精准意识、执行预算的绩效意识。同时对绩效自评的结果来看,也为编制下一年预算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紧盯重点项目,提升绩效评价质量。2024对重点项目高新区公交首末站建设工程”、“新能源汽车产业集建设专项资金(首批)”实施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415.83万元通过绩效评价充分检验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效益性等情况,进一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积极学习宣传,营造绩效管理氛围。认真学习,吃透方案,熟透方法,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及办法,提高区各部门对财政绩效管理的认识,引导部门按照绩效评价管理的规定动作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财政绩效管理环境。

二、 存在问题

(一)绩效目标质量不高。一是绩效目标的设定不够科学合理。部分预算项目的绩效目标设置不够明确或者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设置绩效目标时不够关键,不够严格,不够突破,约束性和激励性不强;二是绩效目标的审核难度较大。预算项目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信息不对称,绩效目标编制与预算编制“二上二下”同步进行,审核、批复时间紧,审核过程复杂繁琐。三是绩效自评和评价结果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理念还不强。没有压实各部门的绩效管理责任,绩效自评的质效较低,绩效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没有落到实处。

(二)绩效管理理念不强。主管部门绩效意识淡薄,协作程度不足。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发挥不到位,部分部门对于财政运行绩效的认识不足,部门重视程度欠缺,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立。绩效目标编报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完整。存在绩效目标过于笼统的情况,忽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绩效管理内容体系和评价标准存在差距,相关评价工作的科学严密性不够,指标设置的质量和层次尚需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进一步深度融合,完善绩效工作机制高效推动绩效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深度融合,运用预算绩效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绩效信息横向可对比、纵向可追溯,强化绩效分析对预算管理的支撑。健全预算绩效工作机制,实现目标有指引、评价有准则、运用有导向,形成明确清晰、严谨细致的工作流程。

二是强化预算绩效前置审核,硬化预算绩效责任约束。继续开展重大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扎实推进部门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及审核结果应用工作,将预算绩效目标审核、事前评估结果作为预算资金分配、项目立项和政策出台参考依据和必要条件。加强绩效目标审核、绩效监控反馈和绩效结果复核,对绩效好的项目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项目督促改进,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收回统筹使用,优化细化指标体系,实现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

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增强绩效理念意识。通过印发绩效管理宣传文件,开展绩效培训活动、绩效政策上部门宣讲活动等系列举措开展绩效宣传活动,进一步统一认识,充实业务知识,切实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的绩效理念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