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4年度财政决算的报告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5-09-10 15:17 字号:

 

关于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4年度财政决算

的报告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北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严格执行市人代会审查批准的预算,积极落实国家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兜牢“三保”底线,支持园区各项重点支出,有效防控财政风险,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现将2024年度财政决算情况汇报如下:

2024高新财政决算情况

(一)高新一般公共预算支决算情况

财政收支情况: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183万元,完成预算的102.4%,同比下降3.1%2024年淮北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738万元,完成预算的96.3%,同比下降11.3%

财政平衡情况:2024,淮北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183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2156万元,上年结转收入703万元,调入资金113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2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0万元,收入总计58172万元。

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738万元,加:债务还本支出2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585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33万元,调出资金1087万元,结转下年1729万元,支出合计58172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高新区地方财政收入决算分类情况是

1.增值税32806万元,完成预算的99.3%;

2.企业所得税1466万元,完成预算的29%;

3.个人所得税2363万元,完成预算的168.8%;

4.城市维护建设税3791万元,完成预算的99.8%;

5.房产税3002万元,完成预算的90.7%;

6.印花税1084万元,完成预算的90.3%;

7.城镇土地使用税2384万元,完成预算的55.9%,下降原因为受清欠等偶发性因素影响;

8.土地增值税1625万元,完成预算的108.3%;

9.环境保护税20万元,完成预算的200%。

10.其他税收收入-1万元,去年同期为0,主要是因为营业税退税。

11.非税收入1643万元,完成预算的3.3倍。

高新区地方财政支出决算分类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28万元,主要是人员工资、综合定额及其他单位运转支出;

2.公共安全支出74万元,主要是用于高新区法律顾问及案件代理费;

3.科学技术支出11408万元,主要是支持园区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科技创新等政策兑现支出;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3万元,主要是社保费和就业补助资金支出;

5.卫生健康支出180万元,主要是职工医疗保险费用;

6.节能环保支出1万元,主要是环境监测服务费用;

7.城乡社区支出8128万元,主要是园区基础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方面支出;

8.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9772万元,主要是对高新投的注资及对企业的产业扶持等支出;

9.住房保障支出340万元,主要是公积金支出;

10.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581万元,主要是消防经费及安全监管经费;

11.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523万元。

  高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4年,高新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无,统一纳入市级管理,上级补助收入20790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2233万、上年结余收入2174万元、调入资金1087万元,收入合计46284万元。

2024年,高新区政府性基金支出32969万元,同比下降14.4%加: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1712万元、调出资金844万元、结转下年759万元,支出合计46284万元。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三)高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4年,高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为219万元,全部调入至一般公共预算,统筹用于园区重点支出。

高新区政府性债务情况

截止20241231日,高新区政府债务余额77822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8008万元,专项债券59814万元。2024年高新区偿还到期政府债务19492万元(其中:本金17408万元,利息及发行费2084万元),其中:1、通过预算资金偿还到期地方政府性债务本息费6259万元;2、通过申请政府再融资债券偿还债务本金13233万元(其中:一般债还本2000万元,专项债还本11233万元)。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资金统筹力度,持续释放财政支撑潜力。统筹安排使用上级和本级资金,盘活用好各类存量资金,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积极做大财政盘子。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183万元,新发行一般债2000万、专项债券资金1.1亿元,争取专项债置换隐性债额度6922万元,各类转移支付资金2.3亿元,统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19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7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3.3亿元。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2.2亿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资金1.18亿元、国有平台注资4500万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奖补兑现1983万元,支持招商引资政策兑现、人才就业等支出2.22亿元,财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二)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全面掌握政府债务底线和隐性债务底数,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全年积极向上申报争取再融资债券4311万元,统筹自有资金2564万元,按期足额偿还到期政府债务本金和利息,完成年度化债任务。通过筹集自有资金、争取国家置换债券等方式,全年化解隐性债务12618万元,区级存量隐性债务较2023年底下降80.42%,有效防范了债务风险。

(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财会监督工作围绕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内容,开展了财经纪律重点领域监督检查、银行账户资金管理、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财政绩效综合运行等方面的安全检查,积极做好2023年度财政收支审计及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为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财经纪律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抓好组织收入。加强收入预期管理,发挥与税务部门联动机制,克服平台总部经济萎缩、实体经济低迷等不利因素,加大财税收入和企业纳税情况监测分析,抓好重点税源管理,巩固主体税源,努力挖潜增收,加大对历史欠缴的清收,努力实现税收收入平稳发展。

二是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坚持有保有压,优先保障“三保”、化债、企业账款等硬性支出,重点保障招商引资、安全环保以及园区要素支撑等重点事务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全年收支平衡。

三是继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围绕“化解隐债存量、做优债券增量、提升管理质量”,严格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按期偿还各项到期债务本息,确保不发生违约风险。立足园区发展所需,围绕专项债投向领域,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全力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四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一是强化绩效目标引领,将绩效理念嵌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流程,确保资金投向精准匹配战略需求;二是健全动态监控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绩效运行"双监控",及时纠偏低效无效支出;三是深化绩效评价应用,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的实质性挂钩机制,突出成本效益分析;四是推动绩效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倒逼部门提升资金使用效能。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双轮驱动,实现从"重分配"向"重管理"、从"要钱花"向"花好钱"的根本转变,全面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实施效果。

 

 

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