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经济开发区十一五规划纲要

浏览次数: 作者:jfj 发布时间:2008-03-21 00:00 字号: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环境与现有基础
第二章   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三章   “十一五”发展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招商载体
三、   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创造优良投资服务环境
四、   打造新型工业化基地,构筑区域经济体系
五、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经济区
六、   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七、   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构建和谐开发区
第一章   发展环境与现有基础

一、发展的外部环境
省委、省政府实施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战略,并提出将淮北市列为全省优先发展的五个百万人口城市之一,为淮北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围绕建设“双百双宜”城市的发展目标,我市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重点加快了南部和东部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明显增强,投资环境日益优化。2005年,淮北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淮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决定》(淮发[2005]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淮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淮发[2005]21号)文件,决定举全市之力打造淮北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开发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与面临问题
(一)基本情况
淮北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9月设立,1996年2月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2004年5月经核减为4.5平方公里。2004年9月,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规划范围进行了调整,将龙湖工业项目区划归开发区管理,开发区工作重心向龙湖工业项目区转移。
经过多年努力,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引入项目39个,合同引资近30亿元,实际利用资金13亿元,一批工业、商贸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至2005年底,累计投入近3亿元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老区已达到“九通一平”。龙湖工业项目区完成20栋标准厂房建设、园区内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区管委会下设五局一办,另外市国土资源、公安、国税、地税、工商分别在开发区设立了分局,机构齐全,办事效率快捷,实行“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四是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7000万元,区域经济实力和可支配财力明显增强。
(二)面临的问题
1、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2005年淮北市委[2005]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淮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决定》出台后,在运行机制、资金投入、管理体制等方面赋予了开发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但落实较为缓慢。
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龙湖工业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按照“五通一平”的建设标准,龙湖工业项目区目前建设的2.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1.7亿元,而开发区的可用财力仅有1000余万元,财政保障能力不强,融资能力较弱,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3、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缺少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尤其缺少重大的工业项目,短期内难以形成支柱产业。
4、区域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工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尚未对区域经济构成有效的支撑。另外,区内第三产业发展还不够充分,房地产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但发展后劲不足。

第二章   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战略”和我市“争先进位、率先崛起”的要求,坚持“工业立区、项目兴区”,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优质服务,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现淮北经济技术开发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功能和产业定位
功能定位:淮北市新型工业化的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载体、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和全市经济增长极。
产业定位:依托巩固老区,加快龙湖工业项目区建设,努力把龙湖工业项目区建设成为淮北市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三、奋斗目标
一年构建龙湖工业项目区8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基本框架,两年全面完成起步区8平方公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五年基本完成龙湖工业项目区33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是:
——技工贸收入:150亿元。
——工业总产值:100亿元。
——利用市外资金:150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
——财政收入:7亿元。

四、发展战略
(一)外向带动战略。加快东向发展步伐,融入“长三角”,对接“珠三角”,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承接东部产业、技术和资本的梯度转移,同时以美、日、韩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资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外向型项目。
(二)工业强区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建设,提升工业化水平,加快发展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加工制造、机械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纺织服饰、印刷包装及相关配套产业。
(三)城市联动战略。依托城市道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工业区和商贸服务区,构建龙湖新区与城市一体化格局。

第三章   “十一五”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强和推进招商工作
充分发挥政策、区位、环境优势,准确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规律,展开大规模的招商攻势。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引进市外资金150亿元。
完善招商策略。招商区域上,积极响应省委“东向发展”战略,结合工作实际,确立立足长三角,面向珠三角,放眼环渤海,盯住韩日台,主攻苏浙沪的招商思路。招商对象上,根据不同阶段国内外产业转移特点,深入分析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趋向,将招商重点放在吸引工业项目、大项目、外资项目上,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大公司、大集团和上市公司,主攻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牵动性强的龙头项目,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项目。招商方式上,大力实施资源招商、产业招商、存量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等方式;突出驻地招商,继续抓好驻温州、青岛等地的招商工作,不断扩大驻点招商范围。
健全招商机制。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制,实施重点项目领导干部跟踪负责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为开发区招商引资,并对招商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推进专业化招商。建立精干、高效的招商队伍,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倾斜。加快招商队伍的锻炼和培养。加强园区整体形象的策划宣传,打响招商品牌。进一步充实和储备项目库,精选一批投资者感兴趣,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定期向外发布。
适时出台优惠政策。吸收和借鉴外地开发区优惠政策,以“内容合法化、程序规范化、兑现现实化”为着眼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招商引资鼓励政策,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在优惠政策方面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办法。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严格兑现各项优惠政策。
提高招商质量。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定投资规模、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定技术环保要求、定开工竣工时间、定产出效益。
(二)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
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WTO的客观要求,着力构建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积极开拓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逐步实现我区经济向开放型转变。
突出对外开放重点。把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出口创汇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商贸服务业等方面。把出口输出的重点放在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高附加值与竞争力较强的农副产品、特色产品、名牌产品等方面。把对外开放的区域重点放在周边省区、东南沿海、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日韩等国。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扩大出口自营权范围,重点扶持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大宗出口产品,建立一批外贸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三来一补”进出口业务,争取有更多企业、更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积极创汇。“十一五”期间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亿美元。
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抓住东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以区位筑优势,以市场换技术,以资源引资本,实现与发达地区的生产分工对接,市场供需对接,以品牌挂靠、资产重组、联合投资、来料加工等方式进行合作。争取东部对我区人才、企业、观念、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对口支援。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招商引资载体
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高速度配套”的指导方针,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建设精品、生态标准的原则,加大投资力度,力争到2007年底,投资8亿元,完成龙湖工业项目区8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实现“七通一平”。到2010年,基本完成33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规划设计上,坚持适度超前规划,把规划作为提升土地价值、提高区域知名度、吸引外来投资的第一品牌。面向全国招标,选择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好龙湖工业项目区33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做好项目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园、农副产品深加工园等各个特色园区规划,明确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导向;建立重大规划设计方案公示制度和专家评审制度;强化规划的刚性地位,严格执行各项既定规划。
在建设内容上,2006—2007年,龙湖工业项目区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1、土方回填4.6平方公里;
2、龙河路、龙湖大道、支河路、沿河路、人民路东端环线路等累计17公里的道路建设及路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
3、龙河桥2座、闸河桥1座;
4、110KV变电所以及15KM供电线路;
5、供水管线15KM;
6、自建标准厂房15万平米。
2008—2010年,在完成起步区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依据开发区总体规划,全面铺开3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
在工程建设安排上,坚持“规划先行,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尽力而为”的原则,采取“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做法,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和使用。坚持高标准建设,围绕打造精品工程,始终注重抓好设计和建设质量关,建立健全招标投标制度。
在建设资金筹措上,充分利用财政性资金、银行贷款等,走自筹资金、负债经营、滚动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开发区龙发投资有限公司的平台作用,加大融资力度。盘活区内土地及其它存量资产,以存量资产吸引资金增量。创新融资形式,采取BOT、BT等建设方式,吸引有实力、有资质的企业参与建设。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入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项目建设。通过简化投资审批手续和放宽限制,引导社会民资参与投资建设。

三、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创造优良投资服务环境
体制创新是推动开发区发展的动力与基石。坚持并不断完善“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推进发展模式、经济管理、土地经营、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构筑有利于开放和开发的经济运行机制和服务机制。
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加大淮发[2005]8号、淮发[2005]21号等文件的落实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界定政府职能,一切以企业为中心,寓管理于服务,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新型政企关系。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机制,建立起一套更加有利于开放开发的行政管理体制。
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倡导感情式服务,努力实施亲商、安商、富商工程。牢固树立“一切为了投资者,一切为了企业,用最好的服务,最佳的环境,让投资者获得最大的回报”的理念,倡导“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代表开放形象”。
提高服务水平。成立开发区服务代理中心,努力建成三个规范的服务体系。一是投资审批过程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从项目洽谈开始,对项目申请报告及合同、章程的审批,实行“一条龙”系列服务。二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 “全方位”服务体系。包括工商税务登记、土地批租、委托设计、基建施工、办理设备进口手续、申请用水、用电、用气指标及办理消防、环保登记等服务内容,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三是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化”服务体系。包括招聘人才、招收职工、安全生产、各类保险等。做到事事关心投资者,处处方便投资者,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领域。
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积极构建企业担保体系。依托淮北市企业担保公司,为园区外资企业提供担保。发展民间担保机构,实施区内企业互保。继续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切实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积极培育金融、房地产、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处理好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关系,努力形成良性互动、携手共赢的局面。

四、打造新型工业化基地,构筑现代经济体系
坚持“以工业为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形成一批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度强,附加值高,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新型产业,打牢区域经济基础。坚持城市带动和依托老区,加快商贸服务区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经济活力。
(一)坚持走大工业立区之路,加快建立新型工业体系
加快大项目的引进力度。明确工业化产业导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突出培育先进产业、龙头企业,全力构筑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区内已投产、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绩效突出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扶持,促使其扩大规模,滚动发展,发挥关联产业带动效应。争取国家、省、市对支柱产业项目的支持。以重点工业项目为龙头,加快产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园区。
(二)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项目,推进科技进步作为强区之本,加大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的工作力度,大力发展电子、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挥科技孵化器的带动作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尽快形成高新技术工业体系。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扶持和鼓励企业成为科研开发主体,建立开发新技术研究机构或项目攻关小组,提高企业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和新产品攻关能力,促进企业自身的技术升级;支持、鼓励企业加强与院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高效、灵活的投资、融资体制,运用财政建设性资金予以支持;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市各级各类科技发展计划,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力争到2010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50%以上。
(三)坚持与城区产业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利用企业改制契机,出台土地、产业等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引导全市工业企业向龙湖工业项目区集中。加快调整老区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对老区内玻璃厂、天龙康泰等老工业企业进行搬迁和异地改造,使这些工业企业通过出让原有的场地获得易地改造的资金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为老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在主动承接老城工业转移的同时,注意提高质量和档次,注重把好环保关,着力发展高新技术,培育形成新的有效的增长点;积极推进搬迁企业与外资嫁接合作,避免成为老区淘汰工业的收容地。
(四)注重培育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团地-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机电产业、纺织与服装产业等产业集群。进一步建立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政策体系,制定包括融资担保体系、布局规划安排、财政倾斜政策、出口政策、研发投入政策、行业组织和行业管理等产业集群政策。在引进大项目的同时,高度重视中小配套企业的发展,建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体系。在各产业功能区规划中小项目工业园,为配套的中小项目提供发展空间;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和创业扶持体系;实施企业联系制度,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沟通创造良好条件。
(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以商贸服务区为重点,充分利用老区的经济技术基础、第三产业、管理人才和经验,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商贸、交通、房地产、咨询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通过培育完善生态环境、流通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设施水平和服务效率,进而为园区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第三产业突破性发展,鼓励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各种服务业、与科技进步有关的新兴行业以及科技、教育事业。建立开放、灵活、畅通的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发展一批农贸市场和各类特色工业品专业市场。

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经济区   
坚持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有机结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共生、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一)注重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园区建设
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园区规划和建设中,努力建设以核心资源与核心产业为主导链,以企业间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为纽带,形成内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的企业间相互依附的生态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上,注重围绕主导产业链开展绿色招商;在园区建设上,注重各种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示范型企业
把生态企业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引导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加快技改步伐,改进生产流程和工艺,使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同时,积极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废物的减量化和再利用。一要严把项目审批关。对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项目,无论投资多少,一律拒批,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为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好入口关。二要培育清洁生产企业。积极引导部分企业围绕循环经济上项目,通过加强环保技术改造,降低排污量,达到控制标准,创造良好的环保效益和显著经济效益。促进工业企业实现企业内部的物质能量小循环。三要积极推行ISO14001等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三)延伸产业链条,建设聚合生态型园区
围绕几个核心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加强区内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协作配套,延长产业链,努力建立起相关工业企业间的生态平衡关系。通过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坚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科学规划开发区内企业布局,推进生态化步伐。认真研究区内物流,统筹规划,鼓励区内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积极推进集中供热,实现企业无烟化生产。对生产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定期清污,实现污水零排放。建设统一标准的轻钢结构厂房,减少建设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积极创建示范生态产业链,进行多个企业间的链接和组合,通过企业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有机结合利用,促进单体企业的互补互动、共生共利,建立起相互关连、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生态工业体系。  
(四)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导向机制
发挥税收、金融、价格和财政等经济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制定奖励、资金补助、优惠贷款等鼓励措施,引导、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五)注重资源节约,高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要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完善区域社会配套,增强土地承载力,提升土地的整体价值。 对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未按合同规定时间开发的,采取有偿收回土地使用权、权益保留、土地使用权置换以及依法无偿收回闲置土地使用权等方式进行处理。建立工业企业项目入区评估机制,按照投资密度、产出效益和科技含量对拟入区项目进行分析,鼓励占地少、物耗少、用水少、能耗少、污染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入区。通过土地租赁或入股,即以地权换股权等方式运营土地资本,把土地的一次性收入,变成持续性收入,为开发区积累建设资金,确保国有土地的保值增值。积极进行与周边地区合作开发土地的尝试。

六、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坚持人才兴区、人才强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一)完善用人机制,做好招才引智工作
改革用人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益的激励机制。建立吸引外来人才机制。落实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吸引国内外的高学历、高素质的科技管理人才来开发区创业,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层次和水准。以项目为载体,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二)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党政干部队伍、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
(三)建立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促进区内企业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和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的交流合作,构建人才双向交流通道。学校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培养一批有针对性、实用的管理和技术型人才。建立人才信息交流库,为企业提供长期的人力资源平台。
(四)加强机关队伍建设,提高驾驭和服务经济的能力
进一步塑造“开拓、创新、敬业、奉献、诚信、和谐”的开发区精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活动,大力倡导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风气。坚持学习教育与考核考试“双管齐下”,全面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业务素质和驾驭现代经济和外向型经济能力。

七、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构建和谐开发区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进开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做好拆迁安置,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一要抓好需搬迁农民产权的前期调研工作,制定合理的征地计划。二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改进和完善征地安置和分配办法。三要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做好农民搬迁工作。四要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保征地拆迁资金到位,保障征地工作顺利实施。五要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等措施,逐步实现将征地拆迁中的农民安置工作从一次性安置向持续性开发转变,由一次性经济补偿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转变的模式,从而保证开发区征地拆迁任务的顺利实施。
(二)统筹发展和稳定,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一要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二要妥善处理老区各种遗留问题。三要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消除不安全因素,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三)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
加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力度,继续推进计划生育属地管理,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重点加大城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力度,落实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确保人口控制目标实现。继续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针对区内非公有制企业,重点维护和保障企业职工的权益。积极发展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努力发展与经济相适应,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社会事业。
(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宣传、组织和作风建设,推动开发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加强机关党的组织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断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两个《条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和促进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