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10项暖民心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能源局) 发布时间:2023-12-05 14:32 字号:

民生办〔20231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落实更多暖民心行动惠民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经市政府同意,现将《10项暖民心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压实责任,确保目标任务各县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增强行动自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暖民心行动。县(区)党委和政府要落实责任主体,设立工作专班,明确目标责任,安排专人跟进落实,确保事有人抓、责有人担。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加强调度督导,排好序时、抓好统筹、做好评价,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统筹协调,确保政策落地10项暖民心行动的牵头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牵头抓总的职责,结合我市实际,梳理整合相关领域惠民政策,因地制宜细化完善具体措施,优化实施路径,确保暖民心成果在我市落地生根。要加强对县区的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健全市级抓统筹、行业抓指导、县区抓落地的分级分类推进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精打细算,确保资金投入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作用,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负担能力,加强事前论证和风险评估,不喊哗众取宠的口号、不定脱离实际的目标、不作兑现不了的承诺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服务半径、受益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确保财政资金有效投入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到暖民心行动中来,形成多元化资金供给格局

、强化督导,确保实施质量建立健全民情反映机制和民主决策机制,把评价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把群众满不满意、有没有得到实惠作为检验暖民心行动工作成效的关键。实行重点调度、清单管理、督查推进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监督指挥棒作用,适时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暖民心行动督导调研,促落实、以促提升确保暖民心行动高质量推进。

、突出宣传,确保群众感受实施暖民心行动,不仅是要知民情、解民忧,更要通过这一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浓厚氛围。各县区各部门丰富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消除宣传盲区,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暖民心行动各项政策措施和惠民成效,方便群众快捷获得政策信息、全面知晓政策内容、公平享受政策红利在全市上下形成老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的舆论氛围持续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2023227

 

 

 

 

 

 

 

 

就业促进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

 

一、年度目标

2023年,力争全市100%社区达到省市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500个左右,开发公益性岗位2100个左右,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岗位招录招聘计划不低于 1500个。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率达71%以上,市属院校本市生源在淮就业率达到40%。举办招聘会不少于350场次。全年开展补贴性培训46500人次以上,其中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9500人次以上。

二、推进举措

推进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实现三公里就业圈社区全覆盖,推动基层就业服务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智能化共享,全部社区达到省市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扩大社区就业岗位供给,鼓励开发更多灵活就业、新形态就业岗位,加大社区周边个体工商户等实体岗位摸排,及时精准推送给社区居民,促进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

(二)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落实百万大学生兴皖”“两强一增行动,按照《关于加快集聚产业人才推动五群十链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淮办发〔202128号)等文件规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供给,落实大学生住房政策、生活补贴等,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购房后给予补贴。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500个左右,确保每一名有见习需求的未就业毕业生都能够参加见习活动。开发公益性岗位2100个左右,确保有需求的未就业毕业生都能参加见习活动,确保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都能安置公益性岗位。加强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帮扶,确保务工就业规模总体稳定。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残疾人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拓宽就业渠道,精准提供创业指导、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促进退役军人、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三)强化企业招工用工服务。落实两保五对接”“三级三方服务千企行动,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落实用工包保责任制。落实援企稳岗政策,鼓励企业点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训机构上菜。发挥市内、外劳务协作机制作用,常态化开展劳务对接活动。依托安徽公共招聘网,健全运行机制,提高岗位供需匹配的有效性。启动高水平技师学院、优质技工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创建,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新增技能人才16000人。

(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开展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强化市场日常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围绕重点群体和重点行业,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组织职业指导进校园、进社区等,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试点,指导青年群体、就业困难人员等合理设定就业预期。发挥人力资源产业园作用,为企业提供就业介绍、人才评价、高级管理人员引进等多方位、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满足企业的招工引才需求。常态化开展四进一促稳就业活动,组织实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举办“2+N”特色招聘会。面向重点群体、用人单位、园区、高校等分类宣传就业政策及服务信息。

三、支持政策

(一)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奖补。力争1-2个县区获得省认定的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100万奖补资金,用于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支出。

(二)三公里就业圈就业补贴。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运营机构组织重点群体稳定就业、灵活就业的,根据就业人数,给予运营机构 300—500 //人的稳定就业服务补助、100 //人的灵活就业服务补助。对运营机构、就业帮扶车间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根据就业人数,给予运营机构、就业帮扶车间 400 //人的就业援助服务补助。各项补助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具体补助标准按照淮北市购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指导目录执行。

(三)公共招聘服务平台补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改造、维护、运营公益性全市公共招聘服务平台,以实现稳定就业人数为标准对运营机构进行业绩考核并给予补贴,各项补助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具体补助标准按照淮北市购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指导目录执行。

 

点工作任务分工

 

 

重点任务

单位

1

推进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力争全市100%社区达到省市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财政局及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引导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率达71%以上,市属院校本市生源在淮就业率达到40%

高校、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试点,实施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 2500个左右。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国资委)、市工商联及各县(区)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

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开发公益性岗位 2100个左右。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卫生健康委及各县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

加大政策性岗位和国有企业岗位开发, 机关事业单位、 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岗位招录招聘计划不低于 1500个。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国资委)、市民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

强化企业招工用工服务,落实两保五 对接”“三级三方服务千企行动,举办招聘会不少于350场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及各县(区)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

提高技能人才供给,开展补贴性培训 46500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6000人。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新徽菜·名徽厨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

 

一、年度目标

2023开发特色徽菜品种专项标准3-4项,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不少于1400人次,其中新增徽菜师傅不少于1000人。推动构建技能培训有平台、厨师队伍有人才、创业街区有人气、名厨名店有特色的餐饮产业格局。

二、推进举措

完善优化培训项目。结合群众意愿、地域特色、饮食习俗、产业业态等因素,梳理群众认可度高、就业创业带动性强、代表本地饮食文化特色的地方美食,新遴选认定具备开发为专项能力标准的徽菜师傅培训项目5个以上,并于6月底前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二)动态更新承训单位。结合学员满意度,对现有定点培训单位进行综合评估,动态更新培训单位名单并及时公布,同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支持徽菜餐饮企业、商家和职业院校建设烹饪类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提升培训承载能力和培训质量,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烹饪类技能人才培育上的积极作用,培育更多烹饪类技能人才。

(三)不断扩大队伍规模。鼓励定点培训单位组织徽菜师傅培训结业学员参加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鼓励徽菜师傅申报参加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等烹饪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从业的徽菜师傅,可凭累计工龄申报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组织开展烹饪类高技能人才研修班,提高徽菜师傅的职业技能水平,按规定兑现技能提升补贴。2023年组织评选10名“淮北名厨”,择优参评省级“徽菜名厨”。举办第二届“新徽菜·名徽厨”专项技能竞赛。持续推进“‘新徽菜·名徽厨’进基层”活动,不断提高行动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四)加强就业创业服务。“2+N”就业人才招聘活动中,举办个性化、小型化专场招聘会,强化徽菜师傅创业企业用工服务。加大对徽菜师傅创业企业扶持力度,加强对门店的经营管理、品牌建设、市场拓展、风险防控等培训,提供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等“一条龙”孵化培育服务。鼓励新建、改建或共建一批特色突出、设施齐全的徽菜师傅创业街区,吸引更多徽菜店铺入驻运营,对创业带动就业效果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创业街区予以奖补。

(五)打造徽菜文化品牌。构建徽菜餐饮产业标准化体系培育徽菜龙头企业。鼓励徽菜美食企业开设连锁店、加盟店。推进“新徽菜·名徽厨”行动与“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的衔接融合,多形式、多角度宣传淮北传奇美食,适时组织开展“淮北厨王”大赛,继续深化“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宣传推广活动,组织开展淮北美食进景区、进机关、进家庭活动。积极创建特色美食街区,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打造特色美食村。积极推介徽菜文化品牌,鼓励徽菜师傅出淮就业、自主创业、技能兴业。

三、支持政策

(一)落实培训补贴。就业重点群体参加徽菜师傅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并培训合格的,按照300-1200/人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符合条件的发放生活补助。餐饮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根据培训合格人数,给予企业800/人培训补贴餐饮企业开展在职徽菜师傅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照不同职业技能等级分别给予2000/人、3500/人、5000/人培训补贴。鼓励企业、院校、行业协会等开发或参与开发特色徽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予以支持。

(二)强化创业帮扶。根据徽菜美食龙头企业开设连锁店、加盟店情况,按规定给予创业就业补贴。对管理规范、服务良好、场租优惠多带动就业明显的徽菜创业街根据在创业街区初创企业数,在3年期内,每户每年给予5000元孵化基地补贴。为重点就业群体创办徽菜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对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对于返乡农民工回乡开办农家乐、小餐馆按规定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

(三)助力品牌培育。2023年评选认定10名“淮北名厨”,颁发荣誉证书,给予2万元/人奖励,获评省级“徽菜名厨”给予3万元/人奖励。对市级徽菜师傅相关职业技能竞赛按规定给予补助。对初次参加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按规定给予技能等级评价定额补贴,评价补贴直接补给实施评价的承训单位或委托的评价机构。